这是我们网站的测试版 (Beta Release), 所有资料还在更新中。🙏
...
-
(Source: 原文作者-刘崇汉)
华人注册社团(简称华团)是基于共同宗旨,包括地缘、血缘、业缘性原则或利益,而建立起来的传统或非传统组织。根据马来西亚社团法令 (Act of Society),凡足够7名成员,便可向社团注册局 (ROS) 申请成立社团。现行的社团法令制定于1966年,它是统一马来西亚半岛的1949年社团法令、沙巴的1961年社团法令及砂劳越的1957年社团法令而制定的。
在活动内容上,华人社团在各个历史时期已作出不同程度上的调整,以适应本土环境及会员的具体需要,包括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及宗教等方面的需要。尤其是独立后的华人社团基本上扮演着极重要的社会组织及公民团体的角色,其本质基本上是互相性和同类相聚的公民自愿团体。在实际操作上,华团属于民间性、非盈利性的社会组织 (NGO/NPO)。由于今日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多元化,华团类型和分工愈分愈细,目前华团的成员并非为了谋生而加入社团,而是通过组织获得他们仅靠自己或工作单元所无法满足的需要,包括文化认同、乡谊联系、会员利益、商业联系等等。华团虽也参与社会及公益事务,但它基本上是以会员为主要服务对像。至于非传统性的新型华团组织,更通过集合组织外资源与力量,以社会为其主要服务对像。
马来西亚社团注册局 (Registrar of Societies) 目前把注册社团分为13类:
宗教团体 - 包括佛教及华人民间宗教组织
社会福利团体 - 包括会馆、宗祠、老人院、义山组织、道德会、福利会等
联谊与休闲团体
妇女团体
文化团体 - 包括武术团体、舞蹈/音乐/合唱团体、龙狮团、文学及文化团体
互助团体
商业团体 - 包括华人各类商业公会
体育团体
青年团体
教育团体 - 包括华校董事会、华校教师公会及校友会
政治 - 即政党
职业团体 - 包括行业公会
一般性团体 - 包括国际友好协会
除了政党外,其他12类华团皆奉行“超越政党,但不超越政治”的行事原则,鼓励会员关心政治,会员的政党背景不影响其在华团内的工作地位,惟严禁会员把政党政治带入华团。
马来西亚华团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以下6大系统:
(1)处核心领导地位的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总会(华总),其成员包括13州中华大会堂或华团联合会;
(2)马来西亚中华工商联合会(商联会),其成员包括全国各地的中华工商总会;
(3)董教总,其成员包括全国各地的华校董事联合会及华校教师公会;
(4)宗乡组织联合会,包括数10个地缘性组织联合会及血缘性组织联合会;
(5)学缘性组织联合会,包括马来西亚留台校友会联合总会、马来亚南洋大学校友会、马来亚大学中文系毕业生协会及马来西亚华校校友会联合会总会
(6)全国性文化、青年、宗教等组织(包括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协会、佛青、青运、青团运、乡联青、佛总、道总等)。
华团虽然有12类之多(政党除外),而且活动性质各有重点,但基本上都扮演着多重角色,包括:
(1)团结会员及表达会员心声;
(2)配合主要华团、共同推展相关重要业务;
(3)关注华人文化教育及社会经济事务;
(4)超越族群,促进民族交流。
华团是华社的主干,华社的文教社经等重要领域的事业有赖这些华团领袖兼商人领导层去扮演推动者的角色,并结合知识份子和专业人才的力量,才能有好的成效。这两批人若结合不好,华社很多领域内的重要事业便不能做好。
进入21世纪的华团仍将扮演其重要的多重功能,而不会趋向式微。在华人的文化认同及宗教方面,华团的角色肯定吃重。华团的国际化更刺激了组织结构与活动内容,配合本国及区域的发展,不断自我更新提升。
我国的主要华团有必要加强横向联系,经常举行联席会议(定期或不定期),以便针对华社及国家的重大课题,谋求共识。
全国主要华人社团有必要推展方言群的基础研究及特项研究计划,以辅助华社研究中心人力及财力之不足,或配合华研进行相关研究计划。
华团组织可以考虑从设立较小规模的专题资料库做起。这种“化整为零”的策略着重实际需要,分散经费负担,毕竟华社不像政府部门,有集中的行政核心和国家拨款与支援。由于有特定的目标和范围,这些专题资料库或阅览中心肯定俱备一定的落实条件。例如,我国的主要乡团应考虑成立广东学资料库、客家学资料库、福建学资料库、潮州学资料库和海南学资料库,以加强华人研究工作。方言群的研究任务(包括各方言群开发我国各地区的贡献)由各主要乡团单位负责进行可说责无旁贷。个别分担任务,从小做起的好处是较快取得成绩,增强信心与成就感,进而鼓励其他团体单位加入工作之行列。这些个别的文史资料单位或研究工作合起来便是华社在特项文化建设方面的总体成果,直接填补了各有关华人研究领域内空白。
另外华团组织也可与企业等单位合作,推动专题资料库的设立(如民俗资料库、华团资料库、文化资料库),以弥补有关资料之零散匮乏与不足,让找资料和从事研究的人员获得更大的方便。
为了培养文化方面的接班人,华团组织可充份善用会外资源,以培训有文化有学识的下一代。例如:(1)与国内专人、单位或学府联办文化培训班;(2)与中国、台湾、新加坡等有关机构合办青少年文化科技营。
随着我国社会更趋开放的新局面之到来,各族的团结合作与交流的步伐将在公平原则之基础上加速迈开。华团必须把各族文化交流与合作计划列进议程和行动计划中,才能配合甚至促进更开放局面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