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网站的测试版 (Beta Release), 所有资料还在更新中。🙏
以下是此华团组织的信息简介及入门网页。 您可以直接单击下面的链接与此华团组织联系。
[中文名称:] 槟城三江公会
[马来名称:] PERSATUAN SAN KIANG PENANG
[英文名称:] PENANG SAN KIANG ASSOCIATION
[组织:] 马来西亚华团 > 七大鄉团 > 三江联总
[地址:] 109, Macalister Lane, 10400 Penang, Malaysia.
[电话:] +604-227 1604
[手机:] +6011-63341604 (WhatsApp)
[电邮:] penang_sankiang@yahoo.com
[网站:] penangsankiang.org ( 需要升级 | 👉 联系我们 )
[脸书:] -
中国并没有一个地方叫“三江”。“三江”是指 - 江西省、浙江省和江苏省。“三江人”是指来自江西省、浙江省和江苏省的侨胞。
槟城三江公会是马来西亚的地方侨社团组织,成立于1897年,位于马来西亚槟州。其会员祖籍长江、黄河以及黑龙江等三大河流域的各省原籍人士,且主要以江苏、江西及浙江籍人士为主。
联络冋乡情谊, 共谋福利, 促进团结与合作。
促进社交, 文化, 教育与福利工作。
与其他具有本公会相同目标的注册社团进行密切的相互联系与合作, 以实现本公会宗旨。
数百年前,许多华人因为中国国内政治变更、离乡背井远渡重洋到南洋谋生、他们大部分都是来自广东、广西和福建省、也有一世是来自江西、浙江和江苏省,如上海的女服裁缝师父、温州的木工和江西的药材商。
当闽、粤、桂三省同胞都纷纷成立了自己省县号贯的乡会照顾乡亲的福利,而江西、浙江和江苏省侨胞不可能放弃自己的籍贯参加他们的公会,因此,联络当地江苏、浙江和江西省的同乡,组织起来,成立了 “三江公会”,这就是“三江”的由来。
三江是个特别的词汇,中国并没有一个地方叫三江。何谓三江;既是江苏,浙江和江西三省简称为三江。说起三江大家联想到的是上海,历史上上海是江苏的一个县,十九世纪中发展成为东方的一个大都会,而其人口则大多来至江苏,浙江和江西,所以三江人和上海人就被画上等号。
自十八世纪以后,华人大量南来,由于内在因素和地理上的便利,他们多是福建、两广三省同警学于養同乡,何时开始南下,没有详细的记载,无从参考。但从观察所得,必定是挟有一技之长的技艺人员作为先头部队,如以手工细致裁三色的上海女服帮;以制作精美、雕刻著称的温州豕私木器帮;以及经营药材为业的江西老表等覚门严-集中,再受到闽、广两省同胞各有同乡会组织的刺激,自然就有组织衣身公会的要求;接着而来的谋生者,范围扩展到文化教、书报、餐馆、镶牙等行业。
浙江(一般上泛指江蘇、浙江及上海)人大多數以文化人身分來到馬來亞。以前在吉隆坡茨廠街的書店,大部分是浙江人所開設,包括世界書局、上海書局、商務書局、文化供應社,開明書局等。從事教育工作的江蘇人包括坤成中學校長沙淵如,上海人有很多是裁縫師,也有從干乾洗、家具和建築業。江西人大部分從事藥材業。寧波人大多從事木器業,湖北人從事牙醫。溫州人大部分經營家具業、雕刻、建築及製造業;山東人參與的行業有古董家具、絲綢及手工藝;湖南人、四川人、河北人則多半是人類靈魂工程師,從事教育工作。
在东南亚,一八九七年槟城首先成立三江会馆,这是东南亚最早成立的三江公会。接着新加坡則于翌年一九八九年设立了東南亞第第二間三江公会。这两所公会都已有超过百年的历史。 然后陆续接下来在马来西亚多州也成立了三江会馆。先是霹雳三江公会成立于一九四零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接着是雪兰莪三江公会成立于一九四七年,下来是砂劳越三江公会成立于一九六六年五月十五日,最后是沙巴三江公会成立于一九六七年二月二日。现在马来西亚全国共有五间三江公会。 即沙巴三江公会,砂劳越三江公会,雪兰莪三江公会,霹雳三江公会及槟城三江公会。而馬來西亞三江總会在經過漫長的十一年努力之後,也終于在一九七八年成立。
来自浙江省、江苏省、江西省的早期移民,于1897年在槟城创立三江公会。最初时期会员有53名。在1938年10月31日,公会注册获批准,新成立的公会理事会即找寻新会所,租用姓王公司后门牌109号产业,经装修后作为新会所。1939年2月19日农历新年前夕,公会举行会所开幕庆典以及推选第一届理事。
战前的公会主要以会员们合作展开会务为主。当时会务有:武术班、乒乓球、羽球、华乐以及歌剧。也设立图书馆与建议箱,以便会员提出他们的意见。同时亦参与许多社会活动,如筹募捐款给中国难民,表演街头剧筹募寒衣,购买救国公债等。许多会员返回中国参与抗日战争。他们协助武汉合唱团筹款,以及每月捐款给中国大使馆进行注册在马来亚的中国移民。此外,也筹款给孤儿院与老人院。日军在1941年侵略槟城后,全部会务暂停3年8个月。
第2次世界大战后,日军在1945年8月投降。1946年1月1日,重新设立三江公会以及修改章程,有35名委员获得委任。公会举办福利活动为筹款捐助给贫困的省侨与协助他们返回中国 。1950年10月30日, 公会获得马来亚社团注册局的注册,注册编号211号。1951年1月, 公会会员为使巩固基业,发动募捐,购买姓王公司后门牌109号的产业。1953年,新会所改建完竣,显示三江公会步入新一里程。
【2023年3月21日, 中国报】 中国浙江省金华市访问团, 访隆雪三江公会交流
【2022年10月13日, 中国报】宣柱宏:紧记先辈付出 三江精神必须传承
【2020年02月05日, 南洋商报】隆雪三江公会200万手套捐温州抗疫
【2017年06月26日, 搜狐】中国侨联副主席、上海市侨联主席沈敏会见马来西亚隆雪三江公会访华团
【2012年11月02日, 东方日报】大马三江人何去何从, 延续三江情须靠好舵手
【2011年12月01日, 中国新闻网】 吉隆坡暨隆雪三江公会总会一行到江苏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