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网站的测试版 (Beta Release), 所有资料还在更新中。🙏
以下是此华团组织的信息简介及入门网页。 您可以直接单击下面的链接与此华团组织联系。
[中文名称:] 泛马姑苏厨业茶酒楼联合总会
[马来名称:] Gabungan Persatuan-Persatuan Restoran & Kedai Teh Koo Soo Pan Malaysia
[英文名称:] The Pan Malaysia Koo Soo Restaurants & Chefs Association (PMKSRCA)
[组织:] 马来西亚华团 > 华人行业
[地址:] 2A, Lorong Brunei 3, Off Jalan Pudu, 55100 Kuala Lumpur, Malaysia
[电话:] +603-21448791 | +603-21481601
[手机:] +6016-2089603
[电邮:] kusushin@kusu.com.my
[网站:] kusu.com.my
[脸书:] facebook.com/kusushin
姑苏原是山名,位于中国江苏省会吴县之西南山上,建有姑苏台(一称姑苏城)。传说,在春秋时,由吴王夫差氏所建,后人就山名州,而吴县也称为姑苏。
在春秋时,吴越交战,吴王打败越国,并且把越王勾践夫妇俘虏起来,越国大臣范蠡利用美人计来作为复国的手段,就把西施献给吴国,吴王夫差惊为天色,对西施宠爱有加。为了博取美人欢心,吴王夫差特建一座堂皇富丽设备穷奢极侈的宫庭于姑苏台。
吴王自以为武功彪炳,威震诸族,无后顾之忧,所以对所有的享受无不力求奢侈精美,为了要求最好吃的佳肴,特别汇集天下各种类厨师烹调最好的佳肴,专门供姑苏台宫庭使用。不久之后,举国官僚都仿效,造成此类厨师之吃香可想而知。结果,在此暴君苛政涂炭人民之下,全国愤恨情绪高涨之时,勾践大军一举,便灭吴国。
吴国人民在痛定思痛之余,竟迁怒于姑苏台厨师,并了抵制排斥。其实此类的遭遇亦甚冤枉,厨师们都是被迫者,为着生活,不得不另寻出路。结果,辗转南下,全部都往当时被称为南蛮之广州地方发展,广州当时未充分吸收中原文化,人民生活亦颇简单,此类厨师到后为宣传招徕计,便以姑苏二字为标榜,表示烹调方法经过最讲究享受之吴王选定为姑苏台供应者,于是大受欢迎,从此广州食肆大加革新,塑造了“吃在广州"之荣誉。
而在一百年前,当从中国前来我国谋生的前辈在从事酒楼饮食业时,为了更能表示此行业的优良品质逐以姑苏行命之,共有六个姑苏行酒楼公会的组织分布各地,除了槟城,其他各区的姑苏酒楼业组织都以慎字排名。即有槟城广存堂,太平慎远行,怡保慎全行,雪兰莪慎忠行,马六甲慎兴行,以及新加坡慎敬堂。而每一间的姑苏行酒楼业组织都拥有一百年的历史,最悠久的是槟城姑苏广存堂。
回顾过去,展望将来,旧一代的前辈历尽辛酸,将优秀的传统饮食文化传承至今天,而新一代年青厨师在新的良好环境中,更应该发挥出姑苏精神,力争上游,把优良的中国烹饪饮食传统结合现代的改革,让有马来西亚特色的中国烹饪厨艺在世界各个角落引发惊异的回响。